為什麼試駕這一台老是在拉皮、主被動安全跟不上潮流的這一台COLT PLUS呢?
因為前一篇,內文有提到,保修廠人員有幫我安排一部代步車
所以,就有這一個下篇了
這一篇就簡單分享,讓被預算了,又有想要一台遮風避雨的新車消費者朋友們一個參考
2020 NEW COLT PLUS典藏版就是入門版,自用車的就千萬不要考慮這台,廣告訴求的便利性配備一概沒有,如後座沒有中央扶手、副駕座椅下方沒有置物空間、後座沒有ONE TOUCH拉桿等等
若是想要看頂配版,可參考2017年小改款時,當時參加露營活動的試駕文章,最主要的差異是當時沒有搭載ASC、TCL、HSA等等的主動安全配備
▼外觀上與2017年小改款時,沒有明顯差異,因法規關係,多了前牌照左右2旁外加的日型燈
▼還有還有,沒有因為是最低階的車款,就拔掉後雨刷裝置哦
▼手動收折後視鏡,後視鏡下方有方向燈組的預留位
▼後視鏡片上任何沒有便利性配備,要盲點偵測請加價選購
▼14吋胎皮經濟胎居多,選高規版15吋胎皮的後續選項才會多
(
▼打開引擎蓋,看一下引擎室。引擎隔熱隔音棉拔掉了,不確定高規版有沒有,若想要減少共振,結構桿旁的凹洞處,可以黏上制震墊,鈑件共鳴少了,也等於隔音了,對吧
▼再來細看,官方廣告有提到NVH隔音減震工程有提升,引擎室裡認真找,輪拱、防火牆、避震塔附近等,目視的到的地方明顯有鋪上植絨材質減少異音,那減震部分需要拆才會看的到
▼前座內裝,看看就不多做說明,僅講解重點配備
▼副駕這位置若是高配版會有個拉環,拉起會出現置物空間
▼傳統指針儀表
▼紅火時的儀表燈號全亮,
循跡控制系統的燈號亮了,羨慕!感動!
▼目前為止,三菱轎車系列都標配恆溫空調
▼12V電源位在中空儀錶的下方且裡面,不明顯不太容易直接找到
▼CVT變速箱附7速手自排
▼方向盤左方這一區的控制鍵,最右邊起,後霧燈、頭燈高度調整、後照鏡角度調整。NEW COLT PLUS開到後霧燈絕對不可能是不小心的
▼大燈播桿,沒有大燈OFF選項
▼方向盤下方的置物空間
▼代步車上有多功能影音設備,內容請參考照片,不再贅述
▼後座配置,前座椅位置僅供參考,不做比例參考
▼後座有2組歐規ISOFIX固定裝置以及後座椅背一樣有2組美規LATCH裝置,順勢看一下橫向空間,若是2張汽座再加上乘客一位,會顯得很壅擠
▼後車廂,後座頭枕下方有2個鐵環的就是美規LATCH,可以稱為第3點固定勾,後車廂可利用的空間算很不錯,媲美中型SUV了,就差在寬度了
▼6/4分離傾倒的ONE TOUCH拉桿被取消了
▼改成一般的在椅背上的拉桿,行李廂不深,一般身材的都能從尾門伸長手去拉拉桿
▼其他拍拍,尾門做工修飾得還不錯,主要是在看焊點SPOT的數量,反正我只是亂看發現SPOT不少而拍下,剛性應該有提升,不準確性極大僅供參考
後記心得
這輛臨時的代步車肯定是租車公司的,車況一定是經過大風大浪,所以一拿到車,我就感受到變速箱帶來的起步不適感,不像是2017年當時小改款試駕的感受,一如家車LANCER IO 的CVT順暢感,這種不適的感受類似雙離合器變速箱配置,有試開過3代FOCUS 1.6L,起步跟後退時,都需要油門踩深一點才會動,但我不確定是車況還是變速箱有經過修正,還有一點,2017年COLT PLUS沒有先進的主動安全,2020年COLT PLUS有循跡系統跟斜坡輔助系統,有興趣的朋友,多去多個營業所去試駕看看吧
另外在駕駛感受,因坐姿偏高,所以視野滿好的,安心感多了不少。有一點還需要提一下,COLT PLUS車身偏高,代步車是入門版配上14吋飛達(飛德勒)輪胎的FD2(沒記錯的話),行駛路線跟平常一樣,會有一段雙S下波,多次刻意車速稍快,竟然車身側傾沒想像中的大,且輪胎還不會叫,穩穩地通過,改變了我的三觀 ,真是有點奇怪啊...
油耗部分,只看儀表板顯示,三菱車款的參考性應該都會是差不多,正常路況沒有長下坡、長上坡的行駛下,參考性極大,全程都有開空調,儀表顯示約莫16KM/L,全部在郊區,50%平路50%山路,同樣狀況在LANCER IO 1.8L 約莫10KM/L左右,而且COLT PLUS我真的是亂開一通,儀表顯示油耗還能這麼好
綜觀來說,就是一輛給預算超級優先以及看上後行李廂的消費者選擇的車款,4位乘客應該也能勝任,車長4300mm 軸距2500mm,多的車長顯現在行李廂空間,若是有2位幼兒的家庭,放置汽座後的橫向空間勢必一定要確認,畢竟這輛還算是小型車款,操控性也稱得上穩穩的,唯獨沒有6顆輔助氣囊,但是價錢就攤在那裡囉
以上就是不專業試駕懶的敲太多字的心得